双柏农网

福建水产养殖 上市公司,福建水产养殖 上市公司有哪些

福建水产养殖上市公司发展现状与行业分析

福建省作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,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淡水养殖条件,近年来,随着消费升级和渔业技术发展,福建水产养殖行业迎来新的增长机遇,多家上市公司在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,本文将分析福建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现状,并结合最新数据,探讨上市公司在该领域的表现。

福建水产养殖 上市公司,福建水产养殖 上市公司有哪些-图1

福建水产养殖行业概况

福建省海岸线长达3752公里,海域面积13.6万平方公里,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,根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数据,2023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854万吨,同比增长3.2%,其中海水养殖占比超过60%,主要养殖品种包括大黄鱼、鲍鱼、海带、牡蛎、对虾等,其中大黄鱼产量占全国80%以上。

近年来,福建水产养殖行业呈现以下趋势:

  1. 规模化养殖加速:传统散户养殖逐步向企业化、集约化转型,大型养殖企业市场份额提升。
  2. 深加工比例提高:水产品加工率从2018年的35%提升至2023年的48%,高附加值产品如预制菜、即食海鲜增长迅速。
  3. 科技赋能明显:智能投喂、水质监测、病害预警等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,推动养殖效率提升。

福建水产养殖上市公司分析

福建涉及水产养殖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以下几家:

公司名称 股票代码 主营业务 2023年营收(亿元) 同比增长 主要养殖品种
天马科技 SH 水产饲料、养殖、加工 5 +12.3% 鳗鱼、对虾
海大集团 SZ 水产饲料、种苗 6(福建区域) +8.7% 对虾、石斑鱼
国联水产 SZ 水产养殖、加工 3 +5.9% 对虾、罗非鱼
闽东电力 SZ 海上风电+深海养殖 2(养殖板块) +22.1% 大黄鱼、鲍鱼

数据来源:各公司2023年年报、福建省渔业协会

天马科技:鳗鱼养殖龙头

天马科技是国内最大的鳗鱼养殖企业之一,2023年鳗鱼销量达2.1万吨,占全国市场的26%,公司采用“种苗+饲料+养殖+加工”全产业链模式,2023年新增智能化养殖基地2个,单位产量提升15%。

海大集团:饲料与种苗优势突出

海大集团在福建市场占有率超过30%,其研发的对虾高抗病种苗推广面积达5万亩,帮助养殖户降低病害损失20%以上,2023年,公司在宁德投建新型环保饲料生产线,减少氮磷排放15%。

闽东电力:“海上风电+深海养殖”创新模式

闽东电力利用海上风电场间隙水域发展深海网箱养殖,2023年大黄鱼产量突破8000吨,单价较近岸养殖高出30%,该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“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”。

行业最新政策与市场动态

  1. 政策支持

    • 2024年1月,福建省出台《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》,提出到2025年建成10个数字化养殖示范园区,对上市公司技改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。
    • 厦门海关试点“活鲜出口绿色通道”,2023年福建水产品出口额达42亿美元,同比增长9.3%(数据来源:福州海关)。
  2. 市场价格

    2024年3月,福建大黄鱼批发价28元/公斤,同比上涨6%;对虾价格56元/公斤,受东南亚进口影响下降4%(数据来源: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)。

  3. 技术创新

    2023年11月,福建省农科院发布“抗病大黄鱼新品种闽优1号”,养殖成活率提高至92%,已在上市公司基地推广1.2万箱。

未来发展趋势

  1. 深远海养殖加速:福建计划到2025年新增深海养殖网箱5000口,上市公司通过大型抗风浪网箱、养殖工船等模式抢占先机。
  2. 预制菜赛道扩容:2023年福建水产预制菜产值突破200亿元,天马科技等企业加大即食鳗鱼、调味虾仁等产品研发。
  3. 碳汇渔业探索:部分企业试点贝藻类碳汇交易,闽东电力2023年通过牡蛎养殖实现碳减排1.2万吨。

福建水产养殖上市公司正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升级,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,随着消费市场扩大和政策红利释放,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有望持续受益。

分享:
扫描分享到社交APP
上一篇
下一篇